說一說半導體貼片三極管的几种放大电路的基本特性,放大电路在放大信号时,总有两个电极作为信号的输入端,同时也应有两个电极作为输出端。根据半导体三极管三个电极与输入、输出端子的连接方式,可归纳为三种:共发射极电路、共基极电路以及共集电极电路。图15-8 所示就是这三种电路的接法。
這三種電路的共同特點是,它們各有兩個回路,其中一個是輸入回路,另一個是輸出回路,並且這兩個回路有一個公共端,而公共端是對交流信號而言的。它們的區別在于:共發射極電路管子的發射極是公共端,信號從基極與發射極之間輸入,而從集電極和發射極之間輸出;共基極電路則以基極作爲輸入、輸出端的公共端;共集電極電路則以集電極作爲輸入、輸出的共公端,因爲它的輸出信號是從發射極引出的.所以又把共集電極放大電路稱爲
射極輸出器。
下面從幾個方面對貼片三極管這三個電路的特性進行比較。
1. 功率放大倍数
這三種電路都有功率放大的能力已對于共基極電路來說,雖然它的電流放大倍數α<1,但電壓放大倍數較大,所以仍有功率放大倍數。在這三種電路中,共發射極電路的功率放大倍數高。
2. 频率特性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是指放大电路在工作频率范围内其放大倍数随频率变化的特性。在共发射极的电路中,由于电流放大倍数β=△IC/△IB,当频率升高时,△IB增加而△IC却减少.所以使β下降。当β值下降到低频时的0.707 倍时.所对应的频率,叫做共发射极电路的截止频率fβ。
在共基极的电路中,由于电流放大倍数a=△IC/△IE, 当频率升高时,△IE不变而△IC却减少,所以使α下降。但与共发射极电路相比, α下降的速度比β下降的速度要慢多了。同样,当α 值下降到低频时的0.707 倍时,所对应的频率叫做共基极电路的截止频率fa 。
3.電流放大倍數
共发射极电路的输入电流是基极电流IB,输出电流是集电极电流IC, 电流放大倍数β=△IC/△IB,通常β值是较大的。
共基極電路的輸入電流是發射極電流IE,貼片三極管输出电流是集电极电流IC, 电流放大倍数α=△IC/△IE。由于△IC小于△IE,所以α 总是小于1的。
共集電極的輸入電流是基極電流lB,輸出電流是發射極電流IE,電流放大倍數K=△IE/△IB=(△IB+△IC)/△IB=1+β,可見其電流放大倍數也是較大的。
4. 电压放大倍数
共發射極電路的輸入端實際上是三極管的發射結,由于三極管處于正向電壓工作狀態,所以它的輸入阻抗是很低的、而輸出端的集電結是處于反向電壓工作狀態,它的輸出阻抗是很大的。由于共發射極電路的電流放大倍數較大,輸出電流就會在輸出端産生較大的輸出電壓,因而共發射極電路的電壓放大倍數較大。
共基极电路的电流放大倍数虽然小于1,但可以选择较大的集电极负载电阻RL和合适的集电极电源EC,使RL的阻值增大后IC不变,那么在RL上仍可以得到较大的输出电压. .使电压放大倍数远大于1。
共集電極電路的輸入端是集電站,它處于貼片三極管反向電壓工作狀態,所以有較高的輸入阻抗而輸出阻抗很低.使得共集電極的電壓放大倍數總小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