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A加工中的SMT器件是什麽
SMT,即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的缩写,是一种将无引脚或短引线表面组装元器件(简称SMC/SMD,中文称片状元器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PCB)的表面或其它基板的表面上,通过再流焊或浸焊等方法加以焊接组装的电路装连技术。这些通过SMT技术安装在PCB上的元器件,就被称为SMT器件。
PCBA加工中的SMT元器件俗称无引脚元器件或片式元器件。习惯上人们把SMT无源元件,如片式电阻、电容、电感又称为SMC(Surface Mounted Components),而将有源器件,如小外形晶体管SOT及扁平组建(QFP)称为SMD(Surface Mounted Devices)。无论是SMC还是SMD,在功能上都与传统的通孔安装元器件相同。起初是爲了減小體積而制造,然而,它們一經問世,就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其體積明顯更減小、高頻特性提高、耐振動、安裝緊湊等優點是傳統通孔元件所無法比擬的,從而極大地刺激了電子産品向多功能、高性能、微型化、低成本的方向發展。 同時,這些微型電子産品又促進了SMC和SMD繼續向微型化發展。 片式電阻電容已由早期的3.2mm*1.6mm縮小到0.4mm*0.2mm,IC的引腳中心距已由1.27mm較小到0.3mm,且隨著裸芯片技術的發展,BGA和CSP類多引腳器件已廣泛應用到生産中。
SMT器件的優勢提高生産效率:由于可以實現自動化生産,SMT器件的貼裝和焊接過程比傳統的手工焊接方式更加高效。降低成本:自動化生産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時提高了産品質量,從而降低了整體生産成本。提高産品可靠性:通過先進的焊接技術和嚴格的質量控制,SMT器件的焊接可靠性更高,有助于提高産品的整體可靠性。 此外,一些機電元件,如開關、繼電器、濾波器、延遲線,也都實現了片式化。 在SMT元器件的電極上,有些焊端完全沒有引線,有些只有非常短小的引線; SMT集成電路相鄰電極之間的距離比傳統的THT集成電路的標准引線間距(2.54mm)小很多,目前引腳中心間距已經達到0.3mm。 在集成度相同的情況下,SMT器件的體積比THT元器件小很多; 在同樣體積的情況下,SMT器件的集成度提高了很多倍。 SMT元器件直接貼裝在PCB的表面,將電極焊接在與元器件同一面的焊盤上。 這樣,PCB上通孔的直徑僅由制作音質電路板時金屬化孔的工藝水平決定,通孔的周圍沒有焊盤,使PCB的布線密度和組裝密度大大提高。
綜上所述,SMT器件在PCBA加工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們以其小巧的體積、輕便的重量、易于自動化生産和高焊接可靠性等特點,爲電子産品的小型化、輕量化和高可靠性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