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曉“爆炒”MLCC漲價內幕
“这一波电容电阻涨价潮真是十年难得一见,涨幅已经达到15-25倍。”下游某终端厂商CEO向集微网透露,受此影响,一个用到300多颗电容电阻的4G LTE?橐汛τ诳鞅咀刺豢钣玫600多颗电容电阻的路由器利润已近乎抹平,部分终端硬件厂商已经处于亏本倒闭的边缘。
去年以來,電容電阻等被動元器件開啓了“高燒”模式,價格輪番猛漲。在現貨市場,常用的0201封裝104規格電容,從原來每千顆4元左右,漲到60元左右;常用的0402封裝105規格電容,從原來的每千顆6元左右,漲到現在的150元左右,且都供不應求。這讓電容電阻原廠營收創下新高的同時,其代理商更是賺得盆滿缽滿。而电容电阻究竟缘何持续涨价?台湾某巨等原厂及其代理商纷纷将原因指向供需的结构性失衡。可除了汽車電子等市场对高端电容电阻的需求紧缺外,智能硬件对中端电容电阻的産品需求真是如此紧缺吗?“中端電容電阻的市場需求並沒有如此緊缺,一方面是由于原廠在限制出貨,另一方面又聯合代理商在囤貨炒貨。”上述CEO透露,造成如今這種局面,對大陸電子産業鏈的影響非常惡劣,不利于大陸電子産業的穩定健康成長,其元凶直指原廠某巨及某代理商。可怕的某巨某巨是全球第三大電容原廠,深谙中國大陸MLCC市場的結構瓶頸及其自身所扮演的角色。由于MLCC的技術和産能分布存在較爲明顯的地域性特征,中國大陸廠商主要生産大尺寸、低電容值的産品,技術含量相對較低;日系廠商主要生産小尺寸、高電容值的産品,技術含量很高;以某巨爲代表的台系廠商則位于二者之間。“幫凶”某代理商事實上,某巨聯合某代理商炒貨不僅僅只是單靠哄擡市價。對于下遊終端廠商而言,按照時間周期,保障終端産品正常上市是非常重要的,一旦電容電阻交期延長,終端産品上市進程無疑會被拖累。 某巨聯合某代理商正是切中要害,屢屢延長交期,大幅拉高産品價格。某巨某代理商的客戶向集微網表示,某巨該代理商的電容電阻明面漲價不會很高,但客戶找其出貨時,會故意稱沒現貨,甚至說半年內都沒貨,且向該客戶推薦可靠貨源的其他代理商,可其介紹的代理商也會說沒貨,于是會再向該客戶介紹另外的代理商或是貿易商,通過層層介紹四處找貨,直到客戶最終高價出貨爲止,交期也延長到了1-2個月。“正是通過這種惡劣的玩法,不斷拉長交貨周期,加劇電容電阻漲價潮。”某巨某代理商的客戶進一步稱,根據某巨代理商的介紹,下遊客戶找到的一個個中小代理商,甚至是貿易商,其實都與某巨代理商關聯密切,其中要麽是某巨代理商的控股子公司,要麽是其出資方等,貨源都是來自某巨代理商。如此一來,不單是最後交貨的代理商受益,某巨代理商及背後的某巨也都大賺特賺。那麽,最終某巨的電容電阻到底漲價到什麽地步?上述CEO称,以4G LTE模块为例,在其常用到的104和105规格电容中,104规格从原来的每千颗4元左右涨到60元左右,105规格从原来的每千颗6元左右涨到150元左右,涨了15-25倍。这些常用规格的电容还经常缺货,现货市场价格只会更高,贸易商出货的价格甚至会在这个价格上再涨一半。而对于大陆的终端厂商来说,一个高端4G LTE?榈睦笠膊灰欢ǖ2美金,这完全是让终端厂商在做亏本的买卖,很多电力电表中用到的?楹芏喽荚诳鞅境鍪。“BG大游(中国)唯一官方网站公司已经创立已经十余年,而当前电容电阻价格疯涨的情况还是第一次见,公司也从没有像今年一样运营艰难,以往每年都至少都能赚数千万,今年将会直接亏损。”该CEO进一步称,由于高端4G LTE?樗璧腗LCC,大陆原厂风华高科和宇阳都还无法满足其産品要求,日系原厂又在减产,迫使大陆很多终端厂商只有选择买某巨的産品。然而,在其电容电阻如此大的涨幅之下,今年很多终端硬件厂商都将亏本,已经严重影响到终端厂商的生死存亡。于是市場有傳聞稱,某巨電子中國區經理日前表示,某巨MLCC將降價10%;不過,某巨官方馬上辟謠否認,並表示MLCC沒有降價空間,未來只可能繼續漲價。坦白來講,某巨之所以敢如此堅定繼續漲價,還是看准了大陸MLCC原廠尚存的差距很難快速趕上。雖然大陸電容原廠在持續追趕,但在材料、工藝、性能等方面還是有所欠缺,特別是對于高精密度的高端電容産品,大陸MLCC原廠與某巨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而大陸終端廠商排除中興華爲等大企業,可以直接從原廠拿貨,漲價不會産生很大影響。中小終端廠商無法從原廠直接拿貨,只有通過代理商渠道,這一渠道的電容電阻價格漲幅都已經達到20-30倍,對終端廠商來說,這已經抹平了其整機成品的利潤,甚至在虧本買賣,影響甚大。如果真如某巨所說,MLCC沒有降價空間,未來只可能繼續漲價,那麽代理商渠道的現貨價格將會更爲昂貴,這對中小終端廠商來說,無疑是一場行業災難,繼續生産終端成品的價值又將何以焉附?
面對這波十年難得一見的電容電阻漲價潮,上述CEO認爲,目前沒有解決辦法,只有高價去買,現在不少終端廠商都在硬撐,一旦有企業撐不下去了,企業倒閉也可能就在旦夕之間。終端廠商虧本倒閉,某巨又何以焉附!那麽最終,某巨一年內翻11番的股票又將作何支撐?某巨的某代理商又該重新去抱誰的大腿?某巨未來面對的,或將是比行業指責更大的商業契約的“拷問”。